2025年3月12日,驻古巴大使华昕在使馆举行记者会,宣介全国“两会”精神,并就中国经济、对外政策等答记者问。《格拉玛报》、古巴辩论网、拉通社、《波西米亚》杂志、古巴电视台古巴视野国际频道及新华社、总台央视等十余家媒体近30位记者出席。记者会实录如下:
华昕大使:一年一度的“两会”历来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出席今年“两会”的有来自各行各业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征求意见近4000份,征集网民建言200多万条,通过“两会”将百姓的声音带到最高议事平台,将人民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也为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两会”也是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中国下一步怎么走,看“两会”。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所以本次“两会”对于看中国下一步走势十分重要。因此,我非常荣幸借这个机会,与各位记者朋友们见面,向大家介绍今年 “两会”的有关情况。
记者问答环节:
《格拉玛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保持在5%左右,这一目标高于一些机构的预测。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国际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中国政府仍制定这样高的增长目标,基本考虑是什么?是否有信心实现?
华昕大使: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信心来自于以下几点:
一是规模。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实现多个突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约18.5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在世界前四大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是最高的。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这样的规模都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是开放。李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与有些国家鼓吹“本国第一”的政策不同,中国发布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聚焦外资企业关切,提出推动对外开放的20项政策举措,现在中国是张开双臂欢迎外资,张开双臂欢迎更多的外国人去投资,中国对世界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三是创新。美国的封锁围堵打压无法阻挡中国的科技进步。近些年中国新产业、新科技快速成长,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惊艳世界,人形机器人加快投入应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四是坚持长期主义。我们坚持长期主义,做困难而正确的事。真正的长期主义,建立在对发展趋势和自身定位的清晰认识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长期坚守、坚持投入。中国的五年计划,已经执行了十四个,基本得到实现。前段时间,深受欢迎的电影《哪吒2》,打破了中国票房纪录,排世界前五。耗时5年制作,超4000人参与,特效镜头接近2000个,这些都彰显了长期主义的价值。在比如刚才提到的新能源汽车,中国20多年前就开始发展,在起步之初,有很多人是报以怀疑的心态,但我们认定了汽车智能化、绿色化大方向,政策坚定支持,企业坚定投入,一点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