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古巴大使马辉就全球安全倡议、中古关系等接受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书面采访

2023-09-20 07:05

2023年9月18日,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网站刊发日前对马辉大使书面采访。马大使就全球安全倡议、金砖国家与世界多极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拉关系、中古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阐明了立场看法。采访全文如下:

一、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战略考量是什么?您如何评价美国新的大国对抗理论?

和平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个别国家为维护全球霸权,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重拾冷战思维,大搞阵营对抗,导致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冲突不断加剧。曾经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重燃战火。与此同时,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领域,以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新疆域安全威胁激增,而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严重滞后。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主席2022年4月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今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重点合作方向和机制平台,具有明确的行动导向,归纳以来就是: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我们认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一国安全不应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安全是各国的权利,不是由个别国家说了算。在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过程中,中国坚持五大原则:

一是相互尊重,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同制度、宗教、文明一视同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尊重各方合理关切。

二是开放包容,不针对特定国家,也不排斥特定一方、任何国家。

三是多边主义,主动开展与世界各国及国际、地区组织的双多边安全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不断推进安全理念对接,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

四是互利共赢,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把本国安全同各国共同安全结合起来,坚持相互成就、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你输我赢,不断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

五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安全治理,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努力消除滋生不安全的土壤,积极探寻实现可持续安全的治本之策、长远之道。

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冲突或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未来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推进世界和平安宁的行动派。从中东问题到朝鲜半岛问题,再到乌克兰危机,中国坚持劝和促谈,和平解决争端。我们推动推动沙特、伊朗和解并建立外交关系,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此外,中国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并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古巴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守护者。在古巴推动下,在哈瓦那举办的第二届拉共体峰会宣布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为和平区。我们愿同包括古巴在内的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携手同行,协力应对各种安全挑战,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

关于美国新的大国对抗理论,我们认为这一理论建立在对中国错误认知和对形势误判基础上。美国因中国等新兴大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感到“一超独霸”地位受到威胁。美国拿西方传统大国“国强必霸”的轨迹来镜像中国,出现严重战略焦虑,并从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出发,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对华战略,并通过集团对抗来遏制削弱中国。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中国为“最大地缘政治挑战”,并将未来十年视为与中国开展大国竞争的“决定性十年”。我们对此并不赞同。

中美关系超越双边范畴,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合则两利,世界受益;斗则俱伤,全球遭殃。习近平主席指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任何时候世界都有竞争,但竞争应该是相互借鉴、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而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两国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处理好双边关系,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求同存异、管控分歧,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

二、您如何评价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在塑造多极世界和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都是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新型国际多边组织,践行全新合作理念,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建设性力量,是对传统集团政治的超越。

金砖国家由来自不同大洲的五个新兴大国组成,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领土面积27%,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42%,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26%。成立17年来,金砖国家本着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开拓创新精神,搭建了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框架,确立“金砖+”合作理念,在经贸、科技、文教等数十个领域取得丰硕合作成果。特别是新开发银行在五个成员国间均分股权和投票权,为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金砖国家还不断加强供应链、农业和粮食安全、本币结算和跨境支付、疫苗研发和公共卫生等广泛领域合作,打造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砖国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多边框架内,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懈努力,开创并构建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新格局。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源于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是在冷战结束后新旧国际秩序转换时期,在地缘政治最为复杂的欧亚大陆上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该组织创造性地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超越冷战思维和文明冲突巢臼,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该组织最初发端于安全合作,现已拓展为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齐头并进的全面合作格局,成员国增至9个,还有3个观察员国和13个对话伙伴。国土占欧亚大陆五分之三,人口占世界人口44%、经济总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不论是金砖国家,还是上海合作组织,都因开放包容、平等互利而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文化国家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典范,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级。两个组织都因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8月在南非召开的金砖峰会邀请沙特阿拉伯等6国正式加入,实现扩员。可以预见,两个组织将不断壮大,必将为推进世界多极化、践行多边主义发挥更大作用。

三、你认为中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精髓和鲜明特征。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这一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成果日益丰富,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真理力量,迎来光明前景和机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人类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国际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正确思想的引领,越需要团结奋进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它以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总目标,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以联合国宪章、国际法等国际公认准则为基本遵循,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并多次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取得丰硕成果。我们积极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双边层面,我国同古巴、老挝、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等多国就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发表行动计划、联合声明或达成重要共识。在地区层面,稳步推进周边、亚洲、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中国-中亚、中国-太平洋岛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层面,网络空间、核安全、卫生健康、海洋等共同体等应运而生。不同层面的共同体建设推动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扩大战略共识,深化利益融合,推动了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大势,具有历史必然性,但目标达成不会一蹴而就,将经历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当前,人类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一些国家唯我独尊,奉行本国优先,为维护霸权,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挑起阵营对抗,地缘政治冲突日益激烈。同时,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动辄脱钩断链、拆桥筑墙,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发展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需要我们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最大程度地趋利避害,不断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和力量。我们愿同世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远景早日变成现实,造福全球。

四、你认为中拉关系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1960年古巴在拉美国家中率先同新中国建交,开启中拉关系发展的新篇章。60多年来,中拉各领域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拉关系已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在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背景下,中拉关系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展现出更多优势和机遇,呈现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从挑战看,中拉因相距遥远,制度、文化差异较大,双方相互了解还很不充分,拉美国家部分民众对华认知存在偏差,甚至误解,影响中拉民心相通和深化合作。此外,美国加大对华遏制打压,中拉合作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美国一向视拉美为“后院”,不容域外大国“染指”。随着中拉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在拉美影响力持续上升,美日益担心中拉合作“危及”其西半球霸权,一些势力对中拉合作大肆攻击抹黑,“中国威胁论”、“殖民掠夺论”、“债务陷阱论”“破坏环境论”、“侵犯人权论”甚嚣尘上,在拉美地区有一定市场。美国还以安全为由干涉拉美国家同中国开展5G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美国对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实施封锁制裁和长臂管辖,对中国企业同上述国家开展合作制造了巨大障碍。

但机遇远大于挑战。首先,中拉政治互信日益深化。中拉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拉之间既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地缘冲突,双方始终相互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核心利益,合作共赢始终是中拉关系的主旋律。近年来元首外交引领中拉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5次到访拉美,新冠疫情期间通过视频、电话和信函等方式同拉美多国元首保持战略沟通,去年底以来先后接待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和巴西总统卢拉等访华,为持续提升中拉合作水平注入强劲动力。如今,加强对华合作已成为拉美多数国家主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第二,经济实现更高水平优势互补。中拉贸易、投资、金融合作齐头并进。即使是疫情期间,中拉贸易逆势增长,2022年突破4800亿美元,中国保持拉美多国最主要出口市场地位。古巴雪茄、墨西哥牛油果、智利车厘子、乌拉圭牛肉成为中国抢手年货。22个拉美国家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1号线、巴西萨尔瓦多的跨海云轨、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阿根廷“基塞”水电站成为中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成为中拉合作新的增长点。据测算,中国经济每增长1%,将带动拉美经济增长0.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方率先大规模向拉方提供新冠肺炎疫苗,累计向地区20余国供应4亿多剂,为拉美国家抗击疫情、复苏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交流互鉴日益深入。中拉发展阶段相似,中国同拉美多国就经济社会治理、扶贫减贫、创新发展等共同关心的议题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振兴;在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合作走深走实,有力促进了中拉人民相知相亲。

第四,整体合作有望升级。古巴举办的第二届拉共体峰会推动成立中拉合作论坛,至今论坛已召开三届部长级会议,多领域交流机制日益完善,并将在2024年召开峰会,必将推动中拉整体合作提质升级。

第五,同心应对共同挑战。中拉在粮食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重大问题上密切协调合作,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习近平主席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愿同拉美国家加强团结合作,共克时艰,携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您如何看待美西方的“脱钩论”“去风险论”?

前段时间,七国集团广岛峰会肆意炒作涉华议题,并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对华关系要“去风险”。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美方人员宣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我想既然谈论“去风险”,首先应该思考什么是风险,风险在哪里?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一些西方国家的不安,他们将中国渲染成威胁和风险。事实上,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脱钩”之实、“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是这些风险。

当前,中国人民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将占全球三分之一。今天的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每天有3.2亿美元中国直接投资走向世界,每月有3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中国的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显而易见,中国对外输出的是机遇不是危机,是保险不是风险。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和开放红利,为世界经济发展复苏贡献中国力量。

六、您如何评价中古双边关系发展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前景?

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60多年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古双方坚定不移深化肝胆相照的友谊,坚定不移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坚定不移做改革发展的伙伴。两国关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家真诚互助的典范。去年11月,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成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达成携手共建中古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共识,为双边关系提供引领。双方一致同意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在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卫生、经济、贸易、金融和网络安全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合作,助力古方有效融入倡议。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怎么样,共建国最有发言权。中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等领域结出硕果。古巴精品国家馆在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平台之一的京东开馆,古巴蜂蜜、番石榴、咖啡等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中国政府利用无偿援助资金,中国企业通过商业合作的方式在古巴建设了多个太阳能光伏园。中古合资建立西罗·雷东多生物质发电站,引进中国先进技术开创性使用植物马拉布作为燃料,单台锅炉供电达22兆瓦。此外,古巴是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拉美国家,至今已为中国培养了数千名西语人才。去年以来,中文课程首次走入了古巴中学和古巴外交官摇篮古巴国际关系高等学院,为两国交往提供更多人才储备,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础。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学者雷加拉多在我馆7月主办的“一带一路”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开放性实践,加强了多极化世界的建设,有助于建立适应发展与和平需要的公正国际秩序。中方愿与古方继续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使其成为造福古巴和地区人民的“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幸福之路”。